我從來不知道我有個親戚在New Jersey
是我爸爸的表哥
我爸三十年前在彰化見過他一面
他是柯伯父
已經來美國四十七年了
二十三歲時先到Missouri念碩士,機械工程
然後到NYU念博士
之後開始在美國成家立業
還曾經在雙子星世貿大樓工作
現年七十歲還未退休
擔任工程顧問
偶爾還得往返台灣大陸和歐洲去監工
我快放寒假前跟爸爸閒聊
我說會去紐約找朋友玩
爸爸說妳有個阿伯就住在紐約可以去找他
爸爸幫我去彰化三家村的阿伯老家去問他的聯絡方式
才發現原來阿伯已經搬到紐澤西了
一樣離賓州很近
我之前其實知道在美國有些親戚
比如說在Arizona有個表姑
在芝加哥有另外一個伯伯
不過當時去密西根讀書的時候從未跟他們聯絡
只是他們回台灣時相聚後才知道原來他們在美國
最親的是我的堂姊
在加州當護士
不過因為距離遠也從未去找過她
之前我回國時有位長輩跟我說:"我們小孩也想出國,不過不像妳在美國有親戚可以投靠,所以不敢讓她去。"
其實並沒有
我來美國兩趟到不同的陌生環境
(有的學生還親自來audition 看學校環境我則是從沒這種機會)
每次都像下賭注一樣宿舍訂好機票一買就直接飛過來了
依靠的不是在美國的親人
而是同樣來自台灣的同學會學長學姊
雖然非親非故但他們真的幫我好多忙
所以,刻苦耐勞的台灣人阿
讓我們堅強團結起來
凝聚起來的力量堅如磐石眾志成城! 殺!
(哎呀入戲太深,前陣子擔綱演完的一齣戲劇名是:"海內外遊子齊心奮鬥救中國!")
扯遠了
總之我其實是不好意思去打擾平常少有聯絡的親戚的
但因為我真的對這位阿伯的成長背景充滿好奇
也覺得很想離開賓州四處看看
所以我主動打電話聯絡這位阿伯
電話中他說"我知道妳的阿公和妳的老家住哪裡!"
雖然那些古事年代久遠(其實我的老家現在已經變成新家,詳見記憶是樹它已長大)
但我突然覺得好有親切感
跟他用國語交雜台語聊了一陣子
彼此相談甚歡
約定好過新年後去拜訪他
阿伯還幫我查好搭巴士去他家的路線
但因為那一趟巴士停的站很多
少說要七個小時最多則十三小時
所以我上網查了地圖後決定自己租車開過去
阿伯不放心地說這一趟兩百二十五英里妳一個人開來有點危險
而且大概要開六個小時吧
但是我預估不用而且周末租車有很大的價格優惠
所以我就在一月五號開車到他家去
早上十點出發下午一點四十分就到了(途中心得請聽旅遊札記)
到了他家附近有小小迷路了一下
然後阿伯就站在他家門口等候我的車
一下車就問我:"怎麼這麼快?妳一定有超速喔?"
(哈哈!知道就好還點破...)
他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已經七十歲了
聲如洪鐘動作俐落笑容可掬
就是個可親的阿伯
New Jersey 被稱為 Garden State
阿伯住家附近果然就是田園景色居多
我們吃中飯的餐館附近感覺上很荒涼
阿伯還說這就是我們的Downtown了
(所以說Penn State 的Downtown其實還是不錯的)
下午阿伯帶我去附近的貝爾實驗室參觀
我雖然知道貝爾是發明電話的偉大科學家
但阿伯問我知不知道貝爾實驗室的時候
我還是傻氣地問:"是一間藥廠嗎?"
阿伯可能笑在心裡不過還是很有耐心地跟我解釋
我一進去看才發現不得了
這是世界知名的科學發明重地吧
光是從這裡申請到的發明專利就多達三萬多種
聲音、影像、電信、半導體、光纖、wireles、3G、、、
在這裡工作的並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不知就有多少人
有興趣的可以點上述網址進去看(有中文版本)
(這個實驗室後來更名,因為被法國公司Lucent買下來,也因為越趨商業性質所以聽說後來的發明量就變少了)
我從未立志要當科學家但從小就崇拜科學家
所以一整個有被這些著名的發明驚嚇到
這是全世界第一台讓無聲電影變有聲的投影機,注意看它有個唱盤喔!
無線網路的研發過程
臨走前阿伯說快點跟貝爾照相不然機會不多。
後來我才知道阿伯三十幾年前搬來這就是為了這裡的學區優良
白人居多的寧靜住宅區稅也課得高
阿伯的一對兒女都是醫學博士,現在各在紐約和費城近郊開業
然後阿伯帶我去他的辦公室拿資料
就在貝爾實驗室對面
離開辦公室前阿伯幫伯母泡了一杯咖啡還說:"妳伯母非常健談,妳們可以聊一整個晚上"
我心想素未謀面也沒講過電話不可能這麼會聊吧
結果是真的,阿伯一句話都插不上嘴
我們回家準備跟伯母一起晚餐
她是一位嬌小能幹又聰明的女性
父親跟蔣介石同時期到台灣後來當上國代
北一女台大NYU一路念上來
退休前在知名的美國電信公司At&T 做事(我現在就是用這家)
人乍見時不像我們中南部媽媽那樣堆滿笑容親切到妳彷彿是她女兒
但是話題一破冰之後
我們在餐桌上簡直是欲罷不能
天南地北什麼都聊
而且這對夫婦真的是高知識份子
劈頭就問我許多跟台灣有關的教育政策經濟發展人文因素等看法
還要我比較到美國之後的種種經驗
伯母說話還參雜大量英文詞彙
我都快招架不住
還好平時也頗愛聊天頗能閒扯
所以兵來無法用將擋時就派出小卒去搪塞
他們雖然離鄉多年
但是還是很關心台灣發生的大小事
有些事情比剛出國的我還了解(真慚愧)
特別是政治與教育
去年九月還代表北美洲台灣人婦女會到台灣的七所小學訪問
並將此地下架的英文童書和光碟捐贈給台灣偏遠地區的多所小學
很有愛鄉憫人的情懷
這餐飯吃得很感動
除了因為伯母準備好多中式料理
以及源源不斷的相關話題
我因為許久都沒有跟親人一起坐在餐桌上吃合菜
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公寓的矮小長桌上吃簡單的晚餐
所以此時此刻分外感動
眼淚盈於眶...
我的老餐桌 (右端的木條快掉下來了,嘗試釘了幾次無效後現在用膠帶黏著)
我洗完澡後下樓跟他們一起看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
雖然之前我也看過幾場希拉蕊和奧巴馬的辯論
但都沒有這次與伯母一同討論後了解得深入
以第一代移民的身分來談這些問題
她分析得很好
所以我大多時候都有自知之明的閉嘴聆聽
之後我們聊了更深入的宗教和人生的事情
她也可以很客觀地分享她的看法
唯有聊到婚姻的事情
她就變成了一個主觀又急切的媽媽:"這個女孩子阿還是要早點找歸宿....."
一直到阿伯下來提醒我們該睡了
伯母在隔天一早還幫我包裝了一整袋碗盤飾品和小餅乾
就像我媽媽在我出遠門前總是忙東忙西幫我張羅物品
阿伯也是因為知道我早餐習慣喝鮮乳
所以透清早起床專程去買了一瓶鮮乳要給我喝
很像我那不擅表達情感的爸爸常在深夜溫一杯熱牛奶給我喝的心意
而當我吃著伯母的豐盛早餐而喝不下鮮奶時
阿伯打開冰箱略帶委屈的看著鮮奶說:"我很早就起來買了耶..."
像極了我在高雄的外公每到暑假就會買好幾打枝仔冰放在冷凍庫等我們回去吃
但有時玩太兇了根本沒時間吃冰阿公也會打開冰箱望冰興嘆...
第一晚臨睡前阿伯拿了一篇文章給我看
我看了很久感動不已
阿伯的文章常刊載在華人報章上面
他也是大紐約區台灣人筆會的成員之一
那是他準備刊登在紐澤西的長老教會刊物的一篇關於成長故事的文章
在那樣貧瘠的農村社會他的母親獨力扶養五個小孩
受近欺凌飽受委屈
後來他們兄弟以認真讀書出人頭地榮耀母親的過程
這是我們在富裕環境中生長的學生難以想像的
在沒有網路連越洋電話都很難打的年代
申請美國學校要耗費多大苦心
連到美國來念書都是搭一個多月的船才到
一邊讀書還要一邊打工洗碗維生
好辛苦好辛酸
隔天阿伯載我去教會的路上
我又問了很多關於他求學的過程
阿伯的兒女都算土生土長的美國人
他認為在怎樣的土地成長就應該對那裏產生歸屬感
所以他不強求兒女要對台灣有多強的認同
熱愛自身的成長環境即已足夠
沒有經歷過那樣的環境而硬要強加意識型態上的束縛也是枉然
因此當他跟我聊這些故里舊事時
特別起勁也略為激動
我這個人有個怪僻
很喜歡了解人家的成長過程和經歷過的矛盾歲月
也很喜歡那些具有歷史感的文化舊物
所以我最愛的城市是倫敦和費城
而且每到各地有中國城的地方都要駐足參訪
每每看著斑駁的舊牆、凌亂的走道、老式的餐館和著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
想像著這些舊移民的悲喜故事都會有一種很寂寥的滄桑感出現
還有,必定要擺出全套或半套的中國功夫和中國城牌樓合照(改天我再整理成一張合輯放上來)
聽著阿伯說這些事情
我也跟著感慨起來
一直到瞥見阿伯盯著前方路況的右眼緩緩滲出淚來
我才趕緊轉換話題
阿伯帶我到長老教會做禮拜
雖然基督教會派別很多
每次去不同教會接觸各式的基督徒我都有不同的感動
吃驚的一點是
這個教會的牧師是蕭清芬牧師
是台灣立委蕭美琴的父親
蕭牧師人很親切和善
主動走過來跟我打招呼
說他的夫人也是從事音樂教育
(網路上發現一篇我阿伯寫的關於蕭牧師的文章)
後來我們一起上了半堂的主日學之後就離去
因為我得趕路到賓州去拜訪另一個家庭
臨走前和阿伯合照一張
可惜伯母去健身了所以沒照到
不過沒關係下次還有機會的
以相機自動拍攝兩次才成功,因為阿伯說第一張他忘記要笑。:) 其實我的頭髮一團亂我也都忘記注意阿...
- Jan 13 Sun 2008 01:34
百里尋親(1) 柯伯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