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對美國人的印象是很幽默,開放和悠閒的
對美國文化的印象多來自於好萊塢電影或六人形或慾望城市等影集
來到密西根之後我發現有很大的落差
也可能是我深處美國純樸中西部而非東西岸的大都市
也可能是美國實在地大物博
州與州的人文風情差距就如同小國與小國之間的不同...

舉例來說
我暑假修了一門音樂教育的課程與設計
課堂中常有討論美國教育現況及體制的議題
偶爾老師也會問問我的意見
很驚訝地我才發現這邊中學的教育也是學科導向
藝能課程常被英文,數學或化學等課借走
雖然他們對我談到台灣中小學生課後補習的惡性循環風氣感到不可思議
但其實這裡有心要念大學的孩子課業壓力之大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說到這其實還要再談一下在美國出生的華人,那又是完全不同的成長類型))
這邊的比賽風氣也很盛
我從前在小學服務的時候什麼音樂性社團都帶得出去比賽
其實美國人也很愛比
雖然大多數人也認為比賽文化阻礙正常教學進度
但是說到比賽每個人都有經驗可談

我的期末報告是研究台灣的教育改革下的九年一貫制度及藝術與人文課程的影響
我訪問了幾位以前的同學和同事並作一些現象的討論
教授聽了我的報告之後直說台灣跟美國的教育好像
其他人亦點頭稱是
原來我從前對美國公民教育制度多開放多先進多人性化都是幻影一場...

我也有修幾門大學部的課
以前在台北念大學的時候
早上八點十分的課大家總是姍姍來遲還拎一份早餐邊上邊吃
這裡的大學生顯然敬業多了
八點就是第一節課
多數人都是提早到且頂多喝水或嚼口香糖提神
老師規定的作業質量份量也比我從前上的課多很多
沒見過幾個人遲交推託的

這邊的年輕人好早就結婚
很多人都在大學時期就遇見了想要共渡一生的伴侶(不過美國離婚率之高也是有目共睹的)
大四學生畢業前一票人手上已戴著婚戒
結婚典禮跟隨著畢業典禮之後幾天舉行...

有一次跟兩個同學吃飯她們問我感覺上美國與台灣的教學環境有何差別
我第一反應是下對上的尊敬
我們不會當面直呼老師的名字和當面對老師說「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其實這也是表面的應對態度而已)
其中一個來自密蘇里州(同樣在中西部)的K 說她成長的環境也不會
稱呼教授名字前總得加「Dr.」
跟老師討論意見時語氣也總是和緩的
她深刻地認同地域性的差異導致人文風氣的不同

這似乎有點道理
有時候想要感受一點美式Party文化和搖滾風格
就會找美術系好友A 和她來自舊金山的室友 T
她們家活生生是一個Party House
音響,烈酒,燈光,舞蹈和煙草構成了五大要素
第一次看到兩個大學生在那邊用白色的紙片捲些雜草還很狐疑地靠過去白目的問:「你們在幹嘛?」
他們兩人一邊笑一邊慫恿我聞聞看就知道
A 見狀跑來說不想吸大麻就別試囉!
這種Party 參加幾次覺得好玩,多參加就有點無聊了
後來A 和T 也受不了許多瑣碎的雜事就搬出去租房間了...

其實美國人就像地球上各個國家的人一樣
形形色色沒有一種絕對的型態
也或許這也是廣納各民族所形成的複雜文化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di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