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
我在十五歲那年查了電子辭典給自己起了這個英文名字Edith當時只是因為和自己中文名字發音類似 (第一個字母不發 ㄝ,是一)並未考究這個名字的起源或為了紀念誰大學的時候有個學長幫我查了這個名字說它本意是戰爭去地球村學英文的時候一個加拿大老師告訴我六七零年代美國有一個電視劇秀的女生也叫這名字但她常被拿來當類似丑角用碩士的時候認識了一個俄裔猶太人告訴我有一個非常知名的法國女歌手的名字就是Edith他就是利用她來記得我後來在桌球社遇到一位英國教授他也告訴我有這一號響叮噹的女歌手 好笑的是博班的學長告訴我這個名字太過時了大概是姨婆或姥姥之類的年紀才有這種名字現在很少美國年輕人用這種老名字 然後電影玫瑰人生出來了季欣告訴我要去看但是都一直沒機會直到最近才借DVD 來看非常觸動人心的一部電影雖然前天在球社跟一位法國佬討論這部電影他說這電影拍得好,但是非常selective 而其中我最愛的場景是Edith 在拳擊場邊為她的愛人Marcel加油時汗水暴力叫囂等強烈感官刺激卻融入香頌音樂的混搭非常具美感 巧合的是除了發現Edith也是音樂專業之外她個頭非常嬌小大約只有一百四十幾公分(但我有一百五,這裡必須要逞強一下)她的一生充滿傳奇性具穿透力的歌聲更會馬上催眠聽眾愛上法國香頌之後我每天一定要點這首Milord來聽一下才可以開始上工直覺根本就是上癮也好,因為最近在戒咖啡所以換個東西來附著也好 這版本是Edith本人到美國表演特別的是她還在演唱前加入一段英文念詞相當有味道最後那個指揮節拍的肢體動作更讓人感受她的投入和率性推薦!
Being Together_La Vie est Belle.
Edi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